游客发表

隕石揭示了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的可能來源

发帖时间:2025-11-02 10:47:41

隕石揭示了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的可能來源
地球上的許多揮發物來自木星之外。資料來源:Shutterstock/NAA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作者:Caroline Brogan,倫敦帝國學院):隕石告訴帝國研究人員,地球上的揮發性化學物質可能來自遙遠的地方,其中一些化學物質構成了生命的基石。
他們發現,地球上大約一半的揮發性元素鋅來自外太陽係的小行星,即小行星帶之外的部分,包括木星、土星和天王星。預計這種材料還提供了其他重要的揮發物,如水。
揮發物是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從固態或液態轉變為蒸氣的元素或化合物。它們包括在活生物體中發現的六種最常見的元素,以及水。因此,這種物質的加入對於地球上生命的出現將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之前,研究人員認為地球的大部分揮發物來自於離地球較近的小行星。這些發現揭示了地球是如何擁有維持生命所需的特殊條件的重要線索。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係的資深作者馬克·雷坎佩爾教授表示,“我們的數據顯示,地球上大約一半的鋅庫存是由木星軌道之外的外太陽係物質輸送的。根據目前太陽係早期發展的模型,這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
先前的研究表明,地球幾乎完全由太陽係內部物質形成,研究人員推斷,這是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的主要來源。相比之下,新的發現表明,外太陽係的作用比以前想象的更大。
Rehkämper教授補充道,“太陽係外層物質的貢獻在建立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清單方麵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看起來,如果沒有太陽係外層材料的貢獻,地球的揮發性物質數量將比我們今天所知的要低得多,這使得地球更加幹燥,可能無法滋養和維持生命。”
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研究人員檢查了18顆不同來源的隕石,其中11顆來自太陽係內部,被稱為非碳質隕石,7顆來自外太陽係,被稱之為碳質隕石。
對於每一顆隕石,他們測量了五種不同形式或同位素的鋅的相對豐度。然後,他們將每個同位素指紋與地球樣本進行比較,以估計這些物質對地球鋅庫存的貢獻。結果表明,雖然地球隻有10%的質量來自碳質物質,但這種物質提供了地球約一半的鋅。
研究人員表示,含有高濃度鋅和其他揮發性成分的物質在水中也可能相對豐富,這為地球水的起源提供了線索。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地球科學與工程係博士候選人雷莎·馬丁斯(Rayssa Martins)表示,“我們早就知道地球上添加了一些碳質物質,但我們的發現表明,這種物質在建立我們的揮發性元素預算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其中一些元素對生命的繁榮至關重要。”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分析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火星在41億至30億年前就有水,然後幹涸。Rehkämper教授表示,“人們普遍認為,月球是在大約45億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向一個胚胎地球時形成的。分析月球岩石中的鋅同位素將有助於我們檢驗這一假設,並確定碰撞的小行星是否在向地球輸送揮發物(包括水)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隕石揭示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可能來源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科技日報(張夢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通過檢查18顆不同來源的隕石發現,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可能擁有遙遠的起源,其中一些化學物質構成了生命的基石。
研究發現,地球上大約一半的揮發性元素鋅來自外太陽係小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和天王星。揮發物是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從固態或液態變為蒸氣的元素或化合物。它們包括在生物體中發現的6種最常見的元素以及水,因此,這種材料的增加對於地球生命的出現非常重要。
先前研究表明,地球幾乎完全由內太陽係物質形成,研究人員推斷這些物質是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的主要來源。相比之下,新發現認為外太陽係發揮了比之前認為的更大的作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此次研究數據顯示,地球上大約一半的鋅是由來自木星軌道以外的外太陽係的物質輸送的。
研究人員表示,在建立地球揮發性化學物質方麵,外太陽係物質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它們的貢獻,地球的揮發物含量會比今天所知的低得多,且會更幹燥,導致無法滋養和維持生命。
在研究中,團隊檢查了18顆不同來源的隕石,其中11顆來自內太陽係,被稱為非碳質隕石,7顆來自外太陽係,被稱為碳質隕石。
對於每顆隕石,他們測量了鋅的5種不同形式(或同位素)的相對豐度,然後將每種同位素指紋與地球樣本進行比較,以估計每種材料對地球鋅的貢獻。結果表明,雖然地球僅從碳質體吸收了約10%的質量,但這種物質提供了地球上約一半的鋅。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分析火星和月球的岩石。普遍認為月球是在大約45億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胚胎地球時形成的,而分析月岩中的鋅同位素將有助於檢驗這一假設。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